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在线阅读 - 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 第12节

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 第12节

    “大事要紧,说什么赔礼的外道话。”宋卢根摆摆手,“等你爹娘忙完再说,两家人是该见个面,我们不方便去首都在怀省见面也使得,不一定非要折腾过来。”

    被打发走的宋妍很好奇他们谈什么。

    刚刚他们说的都是些客套话,不知道她不在的时候会聊些什么。才见上面,几个长辈的态度还是客气多于亲近、满意。

    古代的女子还能躲在屏风后面偷看偷听呢,她堂堂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竟然不能听,就很气。

    等宋妍传完话回去,她的哥嫂们都在家了。

    桌上的气氛和她出门前截然不同,邹彦俨然已经融入这个大家庭,她爹拉着邹彦聊起民生大事,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

    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桂红在厨房准备午饭,宋妍溜进厨房。

    “娘,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聊什么了。”

    “能聊啥,不就是互相了解了解,和你相亲差不多。”

    就聊这些能把一家人都收服?

    回想起第一次见面邹彦的“语言艺术”,她好像有点明白。以他的智商情商,只要愿意,很容易让别人亲近他信任他。

    心里虽这么想,宋妍嘴硬道:“不愿意说就算了。”

    “来。”李桂红把位置让给宋妍,“今天中饭你做。肉做一半,另一半我腌起来了,不能一餐就造完,小邹说要待上几天。”

    “好嘞。娘,我们吃红薯粉圆子吧。”宋妍系上围裙。上回邹彦在国营饭店点了个排骨豆角焖花卷,典型北方菜。这回让他见识一下南方的肉 淀粉一锅出。

    这道菜不是树湾队当地的特色,而是宋妍前世学的。

    肉已经被切成块,摆在砧板上。邹彦买来的肉三肥七瘦,非常适合做红薯粉圆子。

    猪是周边生产队养殖的。小孩们天天捞猪菜精心喂养了一整年,社员精挑细选,长得最好的一头猪荣获出栏的“殊荣”。屠宰场凌晨现杀,放到现在,正是最新鲜又排掉了异味的时候。

    新鲜的五花肉不需要腌制,宋妍将它们直接下锅爆出猪油和肉香。

    肥肉释放出自身的精华,由饱满变得蜷缩,瘦肉煎出焦香染上红褐色的焦化层。葱姜蒜下锅,在热油中迅速被煸出复合香味。

    油星子在锅中乱跳,猪油的焦香混合着姜蒜被爆出的香味强势入侵整个院子。

    香味用它不容置疑的压制力让桌上的人停下了话头。

    邹彦见长辈们聊够了,起身道:“我去厨房帮忙。”

    宋志强和宋虎想拦着,宋卢根敲敲烟斗:“去吧。”

    小金凤张嘴,小鼻子一耸一耸的:“娘,好香啊,肯定是小姑姑在做好吃的,我也去给小姑姑帮忙。”金爱莲知道这个小机灵鬼是用帮忙当借口,把她留在堂屋。

    小搪瓷盆里装着洁白的红薯粉,宋妍一边往里倒热水一边搅拌。

    邹彦道:“伯母,宋妍同志,我也来一起来,你们看看有什么能分给我。”

    母女俩齐齐回头看他。

    李桂红说:“哪用得着你,我们在这就行了,你出去喝茶吧。”

    邹彦道:“我来学学。”

    寥寥数语让宋妍想起那天为了试探他对家务分工的态度故意说自己不会做饭,现在当场被抓包,她暗暗吐舌。

    李桂红和邹彦还在推拉,宋妍已经和好红薯粉,放下筷子说:“娘,让他帮忙吧,这个粉太烫了,让他来搓圆子。邹彦同志,你在那洗个手。”

    邹彦走到宋妍身边。

    锅里的肉已经焖上,圆子再不下锅就迟了,李桂红不再坚持。

    邹彦低头看宋妍,问:“搓多大的圆子?”

    宋妍用手比划了一个直径三厘米的圈:“差不多这么大就行。”

    见邹彦直接上手,她连忙提醒:“这是开水和的面,小心烫手。”

    “不烫。”邹彦揪出一个大小合适的面团。

    宋妍一起搓圆子,起初她也觉得不烫手,捏成型之后不自觉“嘶”了一声。

    “抱歉,是我手粗没感觉到烫。你别动手,哪里不对你说一下。”邹彦用手臂格住她继续伸向搪瓷缸的手。

    有人代劳宋妍乐得轻松。

    她揭开锅盖,锅里的猪肉被酱油包裹,每一块都是亮亮的红褐色,焖肉香混合着热气争先恐后往上扑。

    她将已经搓好的圆子挨个铺在肉上面,汤汁还没收短,圆鼓鼓的白色丸子有一半浸透在深色的肉汁中。

    盖上锅盖,只等柴禾将肉香煨进圆子的每一丝缝隙中。

    厨房里的几人被香味包裹住,反而渐渐闻不到,只有堂屋的老老小小们馋虫都被勾出来了。闻得到吃不到真煎熬。

    时间差不多,宋妍再次掀开锅盖。红薯粉圆子已经发生质变。

    熟了的红薯粉圆子由白色变成半透明的灰色,凹凸不平的表面挂满焖肉的汤汁,一个个晶莹透亮,色泽诱人。

    未婚夫妻的初次合作大获成功。

    邹彦露出隐约的笑意,可惜宋妍没看到。

    没一会儿,菜都烧好了。李桂红将不常用的木质长方形托盘拿出来擦洗干净,邹彦一道一道往上面摆菜。

    “小姑姑!你好慢呀,我都快饿死了,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小金凤抱住宋妍的腿不撒手。

    “好啦,现在可以吃饭了。”宋妍嘿咻一声,艰难地把她抱起来,放到板凳上坐好。三四十斤的撒娇,着实有点沉重。

    饭桌上,咸香弹牙红薯粉圆子和软烂入味的焖肉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一斤肉和小半盆粉的圆子,大家都吃得很满足。

    邹彦稍微放心,不用再担心宋妍去部队吃不惯了。

    “爷爷,伯父伯母。我这回过来不仅是见长辈,还想和宋妍同志领证。”邹彦寻了个时机说出自己的期望。

    宋家人被他那封信打了预防针,这会儿倒不算太惊讶。宋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往下听。

    宋志强问:“结婚我们同意,只是会不会太赶了?”

    “工作我都已经做好。家属院批下来了,家具在打,我父母也回信说很高兴能和您结成亲家。”邹彦从包里拿出收音机,以及红纸包着的大团结,真诚地对几位长辈说,“聘礼也准备好了。收音机给长辈们解闷,有自行车出门也方便。”

    “你骑来的自行车是聘礼?”宋虎惊讶道。

    邹彦点头:“昨天在市里买的。”

    幸亏没问他为什么要骑那么远的路,宋虎一阵庆幸,不然他这个大舅哥面子都要丢光。

    宋卢根摇摇头:“你这孩子,聘礼准备得太厚了。”他们家除了把自行车收音机让两个人带回去也添不了多少东西。

    “因为能用上我才准备的,大哥二哥经常要到处跑,有辆车更方便;收音机可以听新闻和领导人讲话,还能收听一些娱乐节目。宋妍和我结婚以后,家里肯定冷清些,我做不到经常过来,只能让爷爷和伯父伯母听收音机解闷了。”

    一番话说得李桂红既舍不得宋妍嫁人,又有点熨帖:“你想得是不错,不过庄稼人用不上那些,没得放坏了。你们到时候带回去。”

    肉啊糕点啊这一类东西,女婿拎上门娘家人该收就收了。自行车和收音机可不是小东小西,她不贪这些。

    “伯母,我们在部队更用不上。还是放在这里能发挥作用。要是有自行车,二哥今天出去办事也能少累一会儿。”

    “就那几脚路哪能累着他啊。”

    没能插上话的宋妍:你们是不是忘了,刚才还没同意去领证呢……某人未免太心机!

    眼看推来推去要推到晚上了,宋志强说:“要不自行车留下,收音机你们带回去。”

    宋妍觉得收音机的潜在作用很大,她说:“收音机也留下吧。邹彦同志说得对,有一台收音机能多了解新闻,知道外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学校是要复课,但以后会教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小金凤多听听儿童节目也不错。”

    她记得,复课以后的教学安排和之前大不相同。

    “你这孩子。”李桂红嗔她。

    “宋妍同志说得对。伯母,我买这几样并不是为了排场或者面子,而是因为实用。”

    未婚夫妻轮番上阵讲道理,长辈们终于不再推辞。一时间屋里安静下来。

    邹彦专注的视线越过宋家大大小小七八口人看向宋妍:“宋妍同志,我们出去走走吧。”

    几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宋妍。

    她轻咳一声,起身走到邹彦旁边:“中午吃得太饱,我出去消化一下。”

    第22章 独处

    走出院子,两人终于迎来独处机会。

    “宋妍同志,谢谢你。”邹彦放慢脚步等宋妍跟上。

    “我们要这样互相称同志到什么时候?”宋妍忍俊不禁,“谢我什么。”

    “你在长辈面前帮我说话。”

    “这算什么。严格来说,收音机留在家里你比较吃亏吧。”

    邹彦停下脚步,看着她的眼睛:“孝敬长辈是应该的。你能同意领证就是我的幸运。宋妍,我会努力,绝不让你以后觉得结婚‘吃亏’。”

    他灼热的眼神中倒映着宋妍的脸,宋妍偏过头:“看你表现。”

    “我要和你说一句对不起。结婚后,我没办法像其他人家的女婿一样经常回岳父岳母家。我父母也不能在结婚前过来见你一面。如果我有任务,可能几天甚至几个月不能在家陪你。这些事都只能委屈你。”

    宋妍展颜一笑:“你未免太小看我了吧,知道你是军人的时候我就想到过这些,还用等你现在告诉我。”她轻捶他的胸口。

    邹彦捉住她没来得及收回的手,收拢掌心。或许还会有更极端的情况,但他舍不得放手。

    宋妍被他手心的热度烫到,但还是没挣扎。都快领证了,握个手不过分吧?

    “还有别的情况必须和你坦白。”邹彦自然地将握手改为牵手,拉着宋妍慢慢往前走,“小田,我姐的孩子,之前没有和你说明白。”

    他冷哼一声:“小田父亲那头的人在我姐牺牲后虐待他,所以我从那家人手里把他带回来了。”

    “他们怎么敢!一个孩子,而且是军人家属和烈士的后代,没人举报?”宋妍气得捏紧他的手。

    “不敢说罢了。”邹彦眸光微沉,“我已经替我姐讨回公道。”

    “小田现在一个人在部队?”

    “嗯,不方便带着他出远门。”他解释道,“我想和你说的就是这个。我每个月给十五斤粮食,托家属院一位姓花的婶子帮忙照顾小田。我姐的抚恤金已经替小田要回来,将近八百元,我父母也会寄钱票给小田。”

    “你说这些是怕我到时候舍不得给小田花钱吗?”宋妍笑道。

    “当然不是。”邹彦也笑了,玩笑似的轻轻捏她的手,“小田可是个小有存款的孩子。”说完他有点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