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一品寒士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我吓不死你们

第二十七章 我吓不死你们

    沈毅不屑地嘟囔道:“妄谈国运,你……你不知天高地厚……”

    沈忠孝双眼爆射出一股精光,整个腰背也挺直了。

    “你闭嘴!”

    “麟儿,你说下去!”

    沈麟就像个世外高人一般,神态傲然,侃侃而谈。

    “中原王朝,兴衰更替,鲜有过四百年国札者,何故?”

    “无它,土地兼并也!”

    “中原大地看似浩瀚广博,可土地总有定数。”

    “这就好比一块饼!”

    “开国之初,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人丁稀少,土地根本就种不完。”

    “就像十个人,来分这张大饼,吃的肚儿圆了,还剩大半呢!”

    “这也是很多王朝,前两、三代君主,就算无为而治,也能堪比盛世的原因。”

    “有土地可以耕种,衣食无忧,傻子才造反呢?”

    “安定日久,人口暴增,分这块饼的人越来越多,几十,上百……”

    “如果保证耕者有其田,那矛盾还能暂时缓解!”

    “可各地藩王,贵族,豪绅、商人等等,谁不想买田置地?我们沈家也是其中一员吧?”

    “偏偏,这些人中,九成九都是不纳税的!”

    “恰好相反,沉重的赋税,慢慢转移到数量众多的升斗小民头上。”

    “他们不堪重负,一天天下去,卖田卖地,甚至卖儿卖女!”

    “活不下去了,怎么办?只有揭竿而起。”

    “一个朝代,开始陷入轮回,走向末路!”

    一番长篇大论,振聋发聩。

    就连最喜欢抬杠斗嘴的沈毅,都难得沉默了!

    在场的,谁不是饱读诗书?

    通晓历史?

    人,往往只需要一点拨,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沈麟说出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对于目前风雨飘摇的大周。

    根本无解!

    全国各地,旱灾水涝不断,偏偏,朝廷还收不上税。

    根本无力救灾。

    这个朝代,倒不是完全的重文轻武。

    因为,

    北面地大辽,始终像压在头顶的巨山。

    雄州那边,何时停过战火?

    可这个朝廷也很操蛋,居然不征商税。

    盐铁专营,原本利益丰厚。

    最近十年来,都被阉党和贪官、巨商们合伙瓜分了。

    朝廷靠着可怜巴巴的农税,要同时应付三个方向的敌人。

    北面的大辽。

    西北的吐蕃。

    还有南面的小强,大理!

    打仗就要花钱。

    军备糜烂,士气不高。

    结果,他么的,野战还打不赢。

    国内各地,起义不断。

    马匪、山匪、海匪……形形色色的土匪,就像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清剿不尽。

    妥妥的,王朝末日景象!

    智慧如沈忠孝这般的往日高官,哪里看不到?

    可他没办法解决!

    当初在户部当侍郎,差点就愁白了头发!

    皇帝老了。

    一两个月不上朝。

    天天躲在后宫炼丹,祈盼长生不老。

    你的王朝都要亡了。

    子孙后代,眼看着性命不保。

    就算你真的长生不老,又有个屁用啊?

    沈忠孝愁苦地揪着胡子。

    沈思思在一旁看的也很揪心,爹呀,你别那么恨成不?再拔,就扒成光秃秃的鸡屁股了。

    “沈麟,人如其名!”

    “看来大伯我,真是眼拙了呀!”

    “你呀,确实如李乘风所言,乃我沈家之麒麟儿也!”

    沈麟有些小羞涩。

    当不得如此夸奖。

    小爷只是,不想去读书。

    打打嘴炮而已。

    当不得真!

    “哎哎,大伯,闲谈而已!”

    “我的意思,您明白了吧?与其进入混乱的官场,随波逐流一二十年!”

    “还不如在我泸水河之畔之北邙山,修个坚固的寨子呢!”

    沈思思好奇的瞪大了一双秋水眼眸。

    “修寨子?你也想当山大王去么?”

    沈麟好笑地戳戳她。

    “笨蛋啊,乱世将至,咱不能结寨自保么?”

    “高筑墙,广积粮,你懂不懂?”

    “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

    “坐看云卷云舒,外边的一切,跟我何干?”

    “我还年轻,也许。”

    “可以等到,另一个盛世的到来!”

    沈忠孝脸上的苦涩更重了。

    自家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侄子。

    才是真正的隐世大才啊!

    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么?

    乱世来了,眼光高绝之辈,纷纷避世隐居。

    不甘寂寞的会出山,顺便找一找新主,共创一番大业,可浩劫无量。

    折戟沉沙的,不知几何?

    就算开了新朝,有几个功臣得以善终的?

    实际上,至始至终。

    避世隐居者,才是看透一切的真正高人。

    沈忠孝不甘心。

    家国情怀,牵绊终身。

    哪能如沈麟这般,轻飘飘的。

    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砰!”

    沈忠孝一拍椅背。

    “老夫就不信了。大周国札还不到二百年,就这般结束了?”

    “沈麟,你说!”

    “别想瞒着大伯,你胸有丘壑,必有解决之道!”

    解决之道?

    很多呀。

    另一个时空里,北宋就跟这个大周有点像。

    后来不是偏安江南?

    苟延残踹一百五十二年么?

    只要你们敢收商税,其实也能解决财政问题。

    实在不行,建银行啊!

    那那些地主老财,埋在土里的银子弄出来。

    借鸡下蛋。

    开矿山,搞工业,建新军……

    “大伯,你别逼我哦!”

    “除非,咱大周能出一位励精图治的新君!”

    “新君么?”沈忠孝摩挲着一把大胡子沉吟良久。

    “也不是不可能!”

    他虽然赋闲在家,可至交故旧颇多。

    书信往来,消息还算灵通。

    老皇帝金丹吃多了,卧病在床一年多啦。

    他的时代。

    怕是要寿终正寝喽!

    “好吧,咱们叔侄三人就算闲聊!”

    “说说,如果新君即位,你有啥好办法?”

    沈麟出了个馊主意。

    “国情错综复杂,大周病入膏肓。贸然动手改革,只能适得其反!”

    “其实嘛,可以找一个地方,搞小范围改革!”

    “当作实验田嘛!”

    “搞新政,练新军,然后拉出去打仗,先从辽人身上割肉!”

    “战争,其实可以转移国内矛盾的。”

    沈忠孝一双老眼精光煜煜,就像发现了绝世宝藏一般。

    喂喂,老头。

    我随便说说的。

    纸上谈兵。

    你不会当真了吧?

    难道,你打算,让我去搞?

    老天,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鹿鸣野的一品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