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一品寒士在线阅读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借辽人之刀

第六百八十六章 借辽人之刀

    澶州作为军城,一直是防御辽军的最前线。

    至少在大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澶州、雄州和太原府一直是北方的屏障。

    不过,沈麟接管澶州,这地方的军方色彩就没那么浓重了。

    自五月份整编开始,澶州正式改府治,辖八县。

    澶州军成为历史,虎大龙调防唐州。

    陈云第一军接管了原来澶州军的职责。

    轰轰烈烈的老城改造计划开始了。

    下面的各县也如此。

    所有军户划归民籍,当兵不再是强征,单凭自愿。

    当然,作为铁锋军的军属,优待还是不少。

    除了第一批改编的幸运儿之外,以后想要当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铁锋军五年才退役一批。

    沈麟治下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壮丁兵源不缺了。

    还有十八万大名军等着整编呢!

    粮税全部摊入田亩,三十税一执行的很彻底,大周以往乱七八糟的税目全都废掉了。

    百姓只需要交粮食就好,不需要额外折成银两,让粮商和胥吏从中又盘剥一次。

    当然,沈麟治下是要收商税的。

    普通货物也是是三十税一,就算新出的雪花糖,雪花盐,以及铁器都如此。

    因为,沈麟不靠盐铁赚钱。

    老百姓买雪花盐,现在只要二十文一斤,比以前的粗盐还便宜。

    昂贵的珠宝,玻璃等奢侈品生意,则是十五税一的标准。

    有钱人也不在乎商人把税钱加进去。

    以唐州,安定府为例,大规模建设持续时间越长,老百姓手里的余钱就越多。

    道路通畅,商业贸易空前繁荣。

    两地的商税收入,远远高于农税。

    原忠县县令马致远调任澶州知府。

    老马一上任就大修水利和道路,雄心勃勃地要把治下打造成农牧业示范区。

    无论地盘,还是人口,他的辖区都是沈麟治下最大的一个府。

    商业贸易搞不过安定府,人家光是走私生意就占大半儿商税收入了。

    他只能跟唐州比一比,看谁种的粮食多,养的牲口好。

    铁锋五个军原则上一年调换一次防区,不会在一个地方扎根。

    军政分离,陈云都不能干扰马致远的地方管理。

    但有八万铁锋军和两万水军驻扎澶州。

    老百姓前所未有的安心。

    单单从装备和精气神上就能看出。

    铁锋军和之前的澶州军有着天壤之别。

    沈麟望着宛若大工地一般的澶州城,笑道。

    “咱们就在水军营地,修整两天吧!”

    “还是不进去了!”

    “战马不太够,你这边新编部队的骑术如何?”

    陈云笑道。

    “还不错!”

    “老庄在的时候,对部队挺上心,步卒都有骑射训练。”

    “只是战马稀缺,差强人意罢了。”

    “虎大龙本就是重骑兵出身,一直想尽办法搜刮战马。”

    “他接收澶州这半年,别的啥也没干,就是全军大练骑射。”

    “这给我们其他几个军的整编,带来很大的方便。”

    “目前,就是分入各军的五万大名兵源骑术差些。”

    “正好,咱们全军也缺战马了。”

    “时间还来得及!”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铁锋军所有战马加起来,还不到七十万匹。

    目前五个军的兵力高达四十万。

    每个军,只能优先保障三个主力师达到一人两马。

    各军的直属部队,一人一骑先将就着。

    部队规模大了,各部门也分得更细。

    比如炮兵、辎重,医疗等部门,就不需要那么多战马。

    他们几乎都是坐马车行动。

    而铁锋军辖地不缺优良的驽马和挽马。

    这一类马匹,辽国在走私方面也不会设置障碍。

    搞得很多地方都宁愿养驽马而不愿用牛耕。

    很简单,同样都不择草料,驽马吃的少还更听话。

    骑乘方便,农闲时还能套上板车搞点外快。

    沈麟自从过年时揍了辽军一把。

    这大半年又安分守己了。

    “你可得警告陈风,不要老想着去打平城。”

    “咱们的战马,可以从山西路搞。”

    “既然接收了澶州一府八县,咱们就得先治理好喽!”

    “火炮,防刺甲都已经装备到位。”

    “训练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陈云哪里不明白大都督的想法。

    你这是怕把辽军揍得太狠,耶律大越就不跟卢太白拼命了。

    其实,以铁锋军四十万具甲骑兵之威。

    黄龙江以南的百万辽军,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只不过,全军上下都学到了沈麟的精髓。

    平常都引而不发,默默积累而已。

    打下更多的地盘又如何?

    当地的军头、好强怎么处理?

    比如卢太白,黄炳仁这类,以及泸水以西的杨成良?

    收编还是驱逐?

    怎么做都不合适。

    陈云轻笑道。

    “哨骑交锋,还是少不了的。”

    “咱们不在乎缴获,主要还是历练。”

    “您不经常说么?”

    “没见过血的兵,不是好兵?”

    “我们几个都商量过了,以营、连、排为单位,冒充哨骑,去平州、临漳、曲周等地跟远拦子厮杀。”

    “小规模出动,鞑子也不会兴师动众!”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倒是最有效的练兵之法。

    铁锋军大面积装备望远镜,可以先敌发现。

    再经过旗语交流,还能提前给辽军挖坑。

    打仗,无论如何都难以避免伤亡。

    但只要得到有效控制,又能很好的锻炼基层部队。

    沈麟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可以!”

    “本都督出去的这三个月里,不可诱发军、师一级的大战。”

    “水军那边,会逐步减少对黄龙江下游辽军的威慑。”

    “卢太白此人,乱世枭雄也!”

    “无法成为友军,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这是铁锋军高层的共识。

    如今,沈麟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

    他只是隐忍不发而已。

    有些人,终归不是一路的。

    说的残忍点,借辽人之手除掉,也未尝不可。

    西军四家,山东半岛三家,未来都有融合的可能。

    这些人才算沈麟的真正友军。

    他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卢太白,杨成良、黄炳仁以及封丘的伪周政权。

    谁管他们去死?

    老百姓自然是无辜的。

    可沈麟治下已经有三百多万军民,他真管不了那么多。鹿鸣野的一品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