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唐种田指南在线阅读 - 大唐种田指南 第30节

大唐种田指南 第30节

    高长松:“……我借此去长安,师门是知道的。”

    杨晨这才松口气,还对他慎重道:“十二郎,切勿当三姓家奴啊。”

    高长松:“当然、当然。”

    等跟杨晨话别后他又去找自己的港湾,远在于家村的白大仙。

    白仙听说他要走了,大惊,泪眼汪汪道:“十二郎你还回来吗?”很不舍的样子。

    高长松闻言十分感动,说:“我三月后就回来。”

    哪想到白仙人更加泪眼汪汪了,他的泪滴在眼眶里转啊转啊转的,差一点就落下来了。

    高长松福至心灵,当即在他面前燃上一根香,在他呲溜呲溜猛吸时说:“若于四娘回乡,会替我给白仙上一柱香的。”他看白刺猬的情绪不仅没有因此好转,反而更要哭了,又说,“若李铁牛等人路过也会助我。”

    没办法,他不能让小妹妹跑这么远上香吧,陈子航也是个不出门的社恐,除了高澈等无人可来。

    白仙终于憋不住了,哇的一声哭出来,这、这、这,一旬只有一柱香吃,这可得了啊!

    高长松慌了:“你、你别哭啊。”

    他慌不择言道:“要不,我带你一同去长安?”

    白仙用他的豆豆眼,盯着高长松看。

    唉?

    ……

    几日后,陈子航披着毛毡帐为高长松等人送行。

    只见高长松骑棕色马,身前裹包袱,背后背口特意造的铁锅,颤巍巍地坐在马背上。

    他只有骑驴子的经验,陡然换成马,还有些不适应。

    净尘看着比他稍从容些,还能双手悬空合十口呼阿弥陀佛,对前来送行的人道:“众施主,小僧先行一步了。”

    高长松:?听起来怪怪的。

    他还未说什么,胸前衣襟内便一阵蠕动,高长松龇牙咧嘴,饶是他多垫了几层布,白仙又尽量放软自己背上的刺,也还是杠得慌。

    甚至有一丝丝小疼痛。

    终于,白仙尖尖的小嘴巴露出来,他长呼一口气,满意极了。

    高长松也终于对前来送行的妹妹与友人道:“我去去就回。”

    终于踏上去长安的路。

    第40章

    长安城内西市又是一派生机勃勃之相,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金发碧眼的胡姬在酒肆前叫卖,沽酒时很难不将视线聚集在她身上,旁侧卖胡饼的小摊前已排起长龙队,一阵热气蒸腾,胡麻香争前恐后钻入人鼻腔。

    钟离珺等的就是这股味儿,他面带严肃之色,俨然是位严苛的评鉴家。

    待买到第一锅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胡饼后,他大步流星,拐入小巷,不想没走两步,身旁竟跟了一袒胸露乳,腰圆肚鼓的大汉,说是大汉也不对,此人像是《核舟记》中与苏轼、黄庭坚并坐的佛印和尚,很有酒肉和尚的味儿。

    钟离珺脚步略钝,对身旁人口称“老祖”,态度似乎恭敬了些,可他这人生一张面瘫脸,很难看出他的情绪波动。

    来人自然是八仙之一的钟离权,人称“汉钟离”,他从哪年代活下来已不可考,然,便是一把年纪了,却还保有“童心”,此刻好奇看向钟离珺怀里的胡饼道:“滋味如何。”

    说着已伸手要去拿了。

    钟离珺很大方,买这么多自要分,钟离权问他怎么不一出锅就食,这可不是他的风格,谁知钟离珺说得头头是道:“老祖您有所不知,这胡麻饼一妙处,就是皮之酥脆,可若是火才烤出来的,难免喷香有余,酥脆不足,因此需要放上一放,凉些才好啊。”

    钟离权陷入沉默,半晌才复杂道:“你了解得可多。”

    钟离珺全当称赞了:“还差得远。”

    随后开始跟老祖凑一块沉默地吃饼。

    钟离珺略有些可惜道:“我曾在乌思藏吃过一种酱,当时配豆腐吃,现在想来若配胡饼应更好。”

    高长松若在此,可能会给他推荐一种现代小吃,叫“酱香饼”。

    说起乌思藏,难免聊起钟离珺沿途送珍宝与对峙穷奇的见闻,又说最近圣人一应大动作。

    哪怕是仙人都不能免俗,还挺关注的。

    却听亲历者钟离珺道:“圣人之梦魇定非穷奇所致,一是他往北俱芦洲逃,那地与唐国相去甚远,饶是他也无法咒杀人于千里之外,二是近日穷奇应忙着养伤,我走时断他一翅,他能靠半翅跌跌撞撞飞去那已不错了,实在没有来唐国找人麻烦的闲工夫。”

    钟离权前些日子闭关修行,对俗事一概不知,眼下不过是来找钟离珺打探消息罢了,这么听说后,他又露出万事不愁的模样,开始一手抓蒲扇,一手抓饼吃了。

    待水饱饭足后,又谈起皇居那只有冲天的紫气,不见妖怪之踪影,于是李渊究竟梦见何,也未可知。

    他到底有无梦魇,又是否要靠水陆法会才能化解,也是不知道的,这帝王心术,属实难测。

    钟离珺跟钟离权都算是道家的,即便他俩是不属于任何门派的散修,也很难感受大门派的倾轧,这回水陆法会对他们也无甚至不好的,于是至只冷眼旁观着。

    钟离珺:是胡饼不好吃,还是酱不够香?

    ……

    钟离珺在长安优游自在,可那往长安走的高长松却不怎么好。

    他遇的第一个难题是把白仙往哪揣。

    软化的小刺猬也是刺猬,塞在胸口实在是太扎心了,高长松承受不住后,看能将他塞哪。

    放铁锅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小刺猬在铁锅中上下翻滚,硬刺跟锅壁碰撞,发出咚咚的声响,听那声高长松就知他在上下上下不住弹动。

    高长松:……

    颠锅技术一流。

    塞藤条框内挂在马身侧。

    开始还能听见颠簸声,某一刻起框内再无折腾。

    高长松听白仙细弱之声。

    “刺、刺卡缝里了。”

    开盖一看,一整团刺球球扎进框测,只对上白仙的小豆豆眼,泪水在他眼中打转。

    高长松:……

    最后还是以细软布做襁褓,将白仙直接揣兜里,跟此前塞怀里半斤没八两。

    塞怀里是绵延不绝的刺痛,随马背颠簸,刺在胸口按摩。塞襁褓看似减轻这层痛苦,但带马蹄停止,急刹时那系胸前的布袋便如大摆锤一般往后重,直击高长松心房。

    啊,这就是心碎的感觉吗?

    *

    第二是骑马之难。

    几日疾走后,哪怕有灵力护体,高长松大腿内都磨得通红,至于臀挨着马鞍差点颠出茧子等,不一一赘述。

    此刻被带上路奶妈白仙吃够了香,自想发挥一番作用,对高长松忧心忡忡道:“十二郎可需我治疗一番?”

    高长松脑中不由浮现此番情景,自己趴在荒郊野岭,由白仙对自己的臀部“啊呸呸呸呸呸”。

    高长松:“……”

    这是什么耻辱场景!

    “不了不了。”

    纯洁的小白仙什么都不知道,关切道:“但是……”

    高长松立马道:“只要晚间打坐吸收天地精华便可,灵力的粹体之能白仙也是知的,不必浪费。”

    白仙:“哎……好吧……”

    净尘倒知高长松在忌讳些什么,他也学起了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扰”的那一套,并不插话。

    *

    初见白仙时净尘倒惊讶一番,他行走世间,别说是道教法术,连民间风俗也通一二,于是问高长松:“这可是十二郎顶的仙家?”

    顶仙是民间的说法,眼下在北方一代也是有的,说“仙家”是抬高了这些妖物,若真喊他们为仙,怕是土地公都要跳脚,据净尘所知,善疗的精怪会在人间选出体弱多病之人,做他们的“出马弟子”,弟子供奉精怪,精怪吃香火以疗愈他人作回馈。

    这风俗佛不佛、道不道的,很不上台面,却流传在民间。

    高长松之行为不正是“顶仙”?

    他听后却言:“哪有那么正规的,我同白仙好,他爱食我香火,愿跟我走了便将他带上。”高长松又道,“白仙修行的法子正,若去听道士讲经,定有所裨益。”

    净尘想他说得很对,也点头,跟白仙对视。

    黑亮的小眼睛对上黑亮的大眼睛。

    白仙:盯——

    净尘:盯——

    电波,对上了!

    ……

    比较之下,食一道并非最难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进高长松的嘴。

    ——前提是,捉得到。

    好在高长松是点亮手作技能的,还跟老猎户学过造陷阱,这唐代野外的猎物不大聪明,会往陷阱里冲。

    高长松:nice!

    此外爬树掏鸟蛋也是他能做的。

    至于净尘,曾一人上路,做的事堪称低配神农尝百草,对野菜野果还是很熟的,甚至连些草药都能采到。

    他还准备了个小筐,看见草药便摘了往里扔,见天好了拿出来晒晒,高长松问为何,只听他慢悠悠道:“进唐国后卖了可当盘缠。”

    高长松:所噶所噶。

    哎,行路在外,若不像唐三藏那样,一路都有人送盘缠给物资,可不就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这么走了小几天,他们终于快到西游记中的一处打卡景点黑风山黑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