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唐种田指南在线阅读 - 大唐种田指南 第140节

大唐种田指南 第140节

    其实是群殴。

    只可惜谢自然不想接他话,她说:“沿图听说有其他四凶出没,我听了描述,像是混沌。”

    孙元翔倒吸一口气道:“这四凶本应十几上百年才出现一只,眼下扎堆,可是乱事又起?”

    谢自然道:“不知。”

    这不知说得比较利落,她本来对道法外的事不是很感兴趣,那些凶兽之类的,非万不得已她甚至不会出手驱逐。

    孙元翔也不说别的,只是将她请进屋,沏了茶。他吃茶所用方子很传统,会在茶里加入各种稀奇古怪的坚果,最有意思的是,他还会从坛子里挑出几块高老庄出产的腐乳,一边聊一边吃。

    聊天的内容横跨各大洲,天南海北,真落到实处的却很少,谢自然有一句话被孙元翔听在耳里,又暗自记下来。

    她说:“最近妖怪是不是变多了,我看他们很活跃。”

    孙元翔没法回答,只说“是吗是吗”。

    *

    再说叶澜。她进长安很难,当年高长松拿乌斯藏的度牒进来,大大简化了他的入长安流程,毕竟他是官府性质的交流,大唐要给点面子。

    叶澜就不同了,她是个剑修,而且没什么根底,都是第一次来唐,要不然谢自然临时出现担保,她被从大唐遣返都有可能。

    等好容易审核结束被放进长安城了,她便开始思考住哪。

    虽挣了些钱,但住的太好也不行,咱不能铺张浪费,可住便宜的……要不去拆一下民间旅舍盲盒吧!

    还没等她摩拳擦掌将住所定下来,谢自然就率先邀请她来自己位于长安的宅邸休息。

    叶澜当机立断,就放弃了旅舍之行,改跟谢自然住。

    这其实有些不方便,谢自然家毗邻东市,那儿寸土寸金,似能证明谢自然财力的雄厚,然而叶澜对此感觉一般,她甚至觉得有点远,因此她要去的是西市。

    别的不说,凌霄派能派她出马,证明叶澜很是有两把刷子,她已经决定好了,这几天先什么都不管,先把手头工作做了。

    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西市货比三家。

    一,高长松那的白酒与平时喝的米酒,到底有多不同。

    二、将这儿所有的酒价都打听地一清二楚,尤其是白酒。

    叶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高长松:???

    谁跟你战了?

    第147章

    西市是唐代胡人的大本营,倘若高长松带三妹妹来大唐安居乐业,定也居住在西市。这里是长安外国人的聚居区,粟特人、乌斯藏人、波斯人、真腊人……无论是来自阿拉伯的,还是东南亚的都居于此。

    对唐人来说,从大唐外来的都是外国人,可对高长松这个乌斯藏人来说,西市简直是民族融合大聚集地,在这里,他能看见各国人,感受他们身后的不同文化。

    任何一个初来西市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气氛迷住,叶澜也不例外,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与旅舍相接的胡饼摊,金灿灿的胡饼烤得酥脆,那股荤油的香味几米外都能闻到,叶澜暗自吞咽口水,她自觉这一路都吃得不错,却还是被胡饼吸引住了。

    不多时,她就买了张胡饼,咯吱咯吱吃了起来。

    街上人皆侧目,这群胡人来唐已久,早能分辨出汉人的美丑,白衣飘飘的剑士吃酥脆的油渣饼,绝对是幅惹人注目的西洋景。

    叶澜吃完胡饼,人也走到了酒肆一条街,金发碧眼的波斯姬提着酒勺,倘若客人多了,她还会进店内跳一段胡旋舞。

    酒肆是叶澜此行的目的地。

    白酒从乌斯藏远道而来,高长松尚未组建属于自己的商队,因此都是由中间商代为销售,目前两大中间商分别来自益州与丝路沿线。

    整个长安城中,白酒的价格都是统一的,只有微调。

    叶澜跟胡姬比划许久,这胡姬汉话说得不好,一股外语味,最后还是找来了店铺的大胡子掌柜,此人长得圆胖,像只圆滚滚的球。

    价格跟叶澜想得差不多,分散称与整坛买两种,按照正常的供需规律,买得越多越便宜。

    叶澜又陆陆续续跑了许多家铺席,别的不说,这西市酒价还是很统一的。

    益州的商贾掌管其他大宗买卖,店开在东市,东西二市侧重点不同,西市更有烟火气,东市则更加清幽。

    那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摊贩不见了,东市的街道很宽敞,两侧铺席大气。

    听说这里出售昂贵的酒、海底的珊瑚、与黄金等价的香料,还有来自丝路另一端的璀璨宝石。

    益州是著名的丝绸产地,此外,绫罗绸缎中极有名的“单丝罗”也产自此地。

    高长松将白酒卖给公子哥刘毅背后的刘家,他们将酒包装得极好,跟丝绸归为同等货物一同售卖。

    刘家的掌柜很热情,谁叫叶澜看上去就很富有呢?

    剑修别的不说,面子上还是很能唬住人的。

    益州的店铺不接受酤酒,都是一瓶瓶卖,装酒的瓷瓶不说价值连城,也品质上佳,这里卖得就比西市贵。

    哪怕是贵,生意也很好,达官贵人都爱从他们这拿酒,基本都供不应求。

    叶澜将其作为生意经,记在脑海中,暗自点头:倘若真能在东胜神洲卖酒,我们也这么干。

    逛一圈后,叶澜飘飘然离开,不带走一丝云彩。益州的酒太贵,她不买。

    剑修都很懂货比三家。

    后面几天她在街坊里转了转,确实找到了便宜酒水。卖得便宜也是有原因的,人家的白酒掺水了,掺得还不少。

    依次调查完后,叶澜有数了,知道大唐的白酒卖几钱,都是怎么卖的,如何抬价云云,她以大唐的开元通宝与灵石换算,得出让她咋舌的天文数字。

    搞清楚,这可没上次拍卖时来得贵。可上次,那叫物以稀为贵,眼下在大唐,白酒的供给量绝对不低,却还保持着高价,这才是品质的证明。

    之后叶澜还调查了长安的物价,与东胜神洲大安国的物价进行对比,从而算出了白酒在大安国的售卖价格。

    这项工作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甭看叶澜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她其实是个学霸。修行者中修出成果的,脑子都不错。

    她也做过小买卖,为了灵石,剑修都是多面手。

    先前做小买卖时叶澜是吃亏的,眼下做完全准备,都是她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了经验,要避免重蹈覆辙。

    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了,先前分开的一群人中,窦亮过得最舒服,他做成了一笔买卖,给福祥观注入新的资金,本人则从先前风尘仆仆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舒舒服服地躺道观里,过上衣食住行都有小道童伺候的生活。

    可长景不好,掌门过几天就看他不顺眼了,窦亮也算是掌门辈人看着长大的,初回来时还很高兴,过几天就倍感嫌弃。

    窦亮起迟了要被嫌懒惰,若喊小道童给他捏个腿,那更是要承受死亡视线。

    他这么被唠叨几日,顶不住了,从福祥观跑出来,先顺叶澜留的口信去旅舍找她。

    找到人后发现,叶澜成日神出鬼没,忙得像个陀螺,窦亮看后心下不忍,怎能让仙人如此忙忙碌碌?于是自告奋勇帮她一起。

    有了窦亮的帮助事半功倍,这时,他们又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

    谢自然带着孙元翔上门拜访叶澜。

    孙元翔一看见叶澜就惊道:“你是那个剑修!”

    叶澜:。

    不知该如何回应,便不作答。

    如同在扬州一般,叶澜凭借她的风姿在长安城内声名鹊起。

    唐代人做官不止科举跟出身世家两条路,还有所谓的“南山捷径”。

    这是说你到距离都城较近的山上隐居,刷一刷陶渊明式的隐士逼格,就有概率被视作高人,请人出山做官。

    这里南山捷径是个比喻,意思是说在唐代,只要是出名的、有格调的任务,那就有人感兴趣,想要认识认识、引见引见。

    叶澜看着显眼,其实你第一眼看她,也会怀疑她是不是那些走捷径、刷存在感的人,可等多看两眼,很难不被她冷艳高贵的气势给迷惑住。

    定会产生“这样的人,绝不会如此”的想法。

    再加之后也不是没有人给她递拜帖、明示暗示想要跟她聊聊,只可惜沉迷做市场调研的叶澜并没有理会这群人的骚扰,该做什么做什么。

    这就让人惊讶了,她竟然是个真不慕名利的!

    此外还有从东胜神洲来的人扇阴风点鬼火,说:“剑修就是这样的,他们心中只有剑,没有名与利。”

    大唐的东胜神洲人少,却不是没有,这群人在东胜神洲面前是大唐通,在唐人面前就是大安通了。

    也不是没有人说剑修穷,别看他们气质超凡,但他们真的穷,可就是没人相信。

    好在,孙元翔是知道剑修穷的。

    孙元翔长居大唐,可他是在东胜神洲出身的,童年还在那儿成长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看了叶澜半天,认为这是个典型的剑修,看这一身气势,还是剑修中的佼佼者,而且她长得很好,怪不得在长安如此受欢迎。

    谢自然介绍道:“这位是孙元翔。”她说,“我受友人钟离珺所托,巡游之途不忘注意各地妖魔异动,眼下有所发现,来长安说与他听。”

    “不想却正与他错过,听闻他俩月前就出发前往乌斯藏了。”她忍不住惊讶道,“他所拜访的,正是给你们挂在嘴边的高长松、高十二郎。”

    窦亮抚掌道:“这可真是巧了,仙姑可是要跟我们同去?”

    谢自然道:“我与这名道友,也是钟离郎君的好友孙道友准备一同前往。”

    窦亮道:“好说好说,本就是一例路山玩水过去,多几个朋友岂不美哉?”又问叶澜,“叶道友意下如何?”

    叶澜肯定是答应的,不仅答应她还回忆说:“若是钟离珺跟高十二郎在一块,倒是寻常,他们俩关系可好,在大安国形影不离,我听说他们还共养了一只驩头。”

    孙元翔听后有些酸,他本来以为自己跟钟离珺的关系就很好,虽然时常是他在边上上蹿下跳,钟离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嗯嗯嗯”,可他们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拍档啊。

    哎,想不到那高十二郎才跟钟离珺相识没两年,竟跟他关系这么好了,果然是抓住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吗?可恨啊可恨!

    而且,钟离珺在那肯定乐不思蜀了,他也想感受感受在外玩耍的快乐啊!

    于是乎,这一支西行小分队就草草结成了。

    ……

    叶澜这支队伍行路比较赶,连春节都是在路上过的,过春节那几天,他们正好在西番哈密国,体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域春节。

    别以为西域人不过春节,后世西域地区的墓穴中曾出土过剪纸与饺子,这还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穴中出土的。

    西游记中的西番哈密国很像今新疆地区,这里庆祝春节的方式跟大唐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吃的是饺子,墙上贴剪纸,喝的是自己酿的葡萄酒,在唐代随处可见的炙羊肉、煮羊肉也屡见不鲜,一大盘一大盘摆着。

    对于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旅人来说,看胡姬跳舞,大口吃羊肉,还是很巴适的。

    西番哈密国距离乌斯藏不远,又过了几天,他们就来到了银装素裹的乌斯藏,几人也没有在古格镇上多停留,直接奔着高老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