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大唐种田指南在线阅读 - 大唐种田指南 第142节

大唐种田指南 第142节

    高长松盘算着,他家反正大,客房也多,马上人都安置在东厢房中,四个人而已,绰绰有余。

    谢仙姑跟窦亮羞答答地跟在后面,他们知道自己是外人,此刻能被邀请进来,一是高十二郎好心,二也是沾了其他人的光,此时要降低存在感,小心翼翼看别人是如何相处的。

    高长松先把他们带到北堂,就是吃锅的北堂,这儿的炕烧得暖。

    他本想邀请来者一同吃暖锅,可看自己这儿吃到一半的,觉得烂糟糟的不大好看,不好意思道:“你们稍等,我再拿个新锅过来。”

    高长松未雨绸缪,他担心暖锅里的汤烧没了,大灶上一直温着骨汤,至于菌菇,洗洗切切不就行了。

    没一盏茶的功夫就上桌、齐活。高长松是个贴心的,他怕这四个人放不开,还单独给他们支了一张桌子,中间又竖起屏风,让他们随意吃喝。

    这三人中也就谢自然比较放不开,叶澜不用说,剑修,做什么都很大方。

    孙元翔憋着一股气,他钟离珺能享受,自己怎么就不行了?羊肉涮得飞快。

    至于窦亮,此人很有些道教的精神,随遇而安,慢条斯理地拾起筷子,一副“那我就却之不恭”的模样。

    烫卷边的嫩羊肉片粘取胡麻研磨的酱料,沾到舌尖的一瞬,窦亮的眼睛都亮了,舌头要被香麻了。

    胡麻就是芝麻,它价格不贵,饶是在物资不丰的唐代,做几瓶芝麻酱还是没问题的。

    高长松饭量一般,很快就撩筷子了,他起身去给孙元翔他们准备客房。

    这事当然没让客人知道,恐怕他们也想不到,高长松有如此多的财产,却没有养丫鬟、找小道童吧。

    结果,这顿饭吃得酣畅淋漓。

    吃完后直接谈生意也是不可能的,高长松给他们接风洗尘,话说得好:“从大唐千里迢迢赶来,总不能一坐下来就谈钱,更何况,现在还在正月内,舒舒服服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

    他看上去温温和和,人又生得俊俏,站在那像青翠的竹柏,你可以不对他一见如故,但一定不会对高长松有什么糟糕的印象。

    他像一名君子,却又有商贾讨喜、会做人的一面。

    于是乎叶澜等人也没推辞,或者说推辞不过,结果就那么住下了。

    ……

    后面几天,高老庄陆陆续续又有其他访客,但都不是来谈生意的,是来吃年酒的。

    年酒,其实就是跟朋友亲戚一同吃饭,本来,高长松说要去就去镇上吃,他的友人大多在镇上,可杨晨他们不乐意了,说镇上吃得没有高长松这好。

    高十二郎笑骂道:“你个世代做餐食的,竟然说不如我这,若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

    杨晨赶忙改口:“不是说味道不好,是没新意。”他撇嘴,“再说,我家那些菜式,我都吃不知道多少年了,难得有机会,不得改改口?”

    于是好几天都安排在高长松家,之后回礼似的,他还是跑了几趟古格镇。

    有几顿饭是跟衙门官员吃的,高长松跟他们的交往也越来越深了。

    此外他专门留了一场跟从唐匆匆赶来的赵德斌吃,他是乌斯藏一带比较出名的货郎头子,高长松与乌斯藏往西的游牧人收羊毛,在那卖酒卖豆腐,都是赵德斌引荐的,这一代的货郎受他照顾。

    高长松找赵德斌吃饭不是说别的,他在乌斯藏经营了两年,终于有亲自组商队进到长安城的想法了。

    新的一年,从入唐开始。

    第149章

    上回同净尘入唐,好比一人一剑走天涯,除却人什么都不用带,他俩武力值远高于普通人,不怕山贼匪类,因此往返轻便,不出几月便能赶回乌斯藏。

    可若是商队经由丝绸之路入唐,又是另一件事了。

    以规模为例,一般情况下走丝绸之路的商队少则百人,多至千人。

    为运输便利、卖出更高价,丝路商人会选择售卖轻便而价高的奢侈品,譬如美酒、珍珠宝石、香料等等,而一支商队会出多少辆车、多少匹骆驼、牛、马来运货?

    又是少至五十,多至上千。

    这已不是靠个人微末之力能完成的事业了。

    赵德斌是熟悉这套的,他先前就跟高长松说过,想要把乌斯藏的货郎们组织起来。

    论说,他们也是丝路上重要的一站,可乌斯藏本土的商业却不是很发达。

    高长松找他谈这事儿,赵德斌可精神了,连忙把高长松扯回他家,倒二两小酒,拾掇出三碟下酒菜,一副能谈到天荒地老的模样。

    高长松也一脸愿闻其详。

    赵德斌先说了自己这大半年的经历,虽然辛苦,成果却颇丰,起码谈起几条入唐的商路,他说的头头是道。

    赵德斌说:“你若想做这生意,最方便的是陆路。”他道,“水路固然方便,可我们没有大船,算上造船的时间成本,你往返长安一来回都行。”

    “穿哈密国,通过河西走廊进凉州。”他略作停顿道,“凉州城可是唐西北的第一大都,也是商队的必经之所,从那去长安方便,就一两千里。”

    高长松想,这不就是他们上回走的路吗?

    他轻声道:“那一路上的补给……”

    这可不是一人走江湖,他盘算自己想拖去大唐的货,那可是十几头骡马、骆驼,十几车的货,怕还要雇佣长工短工,高老庄的人走不完,得去乌斯藏西边再找。

    得喂饱全队的人。

    赵德斌说:“这你不用担心,这条路线是老路,路上补给的聚落可多了,全是粟特人建的。”

    想到粟特人他就牙痒痒,以前在乌斯藏内做货郎,他卖得都是民生用品,在当地很有市场,老主顾都认得他这张脸。

    可出乌斯藏就不同了,赵德斌以前知道粟特人会挣钱,却不知道他们为了经商如此拼命。

    他跟高长松说:“你是不知道,丝路沿线,那就是粟特人的天下。”

    高长松:“何出此言?”

    赵德斌:“旁人都说我们这曾游牧,我却说粟特人是游商,他们跟咱不同,分明家乡在丝绸之路往西,却拖家带口东迁。”

    “他们在丝绸之路沿线建了许多聚落,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甚至还有他们信奉神明的祠堂宗庙,建立起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城镇,几乎所有的补给点都是粟特人建立起来的,而商队中也定然有他们的影子。”

    这年头的商队不是独立商队,是一群商人为了安全集结在一起同走,于是商队也是多民族的、融合性的。

    赵德斌说:“有些粟特人不做生意,就给唐人当翻译,你知道的,一些西人喊话说得不好,他们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哪一国的话都能说两句。”

    这天,高长松听赵德斌说了许久,对商队一事不说十二万分的了解,也有了大概认知,他同赵德斌点点头,说咱们年后再约在一块,好好谋划谋划。

    赵德斌组的商队,他是打定主意要参与其中了。

    ……

    新春过后,猪八戒等人又回岗上。

    准确说来,哪怕元日,他都没休息过。

    原因很简单,猪八戒还有那么多头猪仔要照顾。

    他也是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甭管别的,好吃好喝就行,也不要他去配种,不就是打扫猪圈吗,入赘卵二姐时,他什么家事没干过?

    《西游记》原著中,高太公会招赘猪八戒,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干活爽利,一个人顶十个人用。

    可以说高太公的发家,离不开猪八戒的辛勤劳动。

    眼下他端正态度,开始好好干活,那效率是蹭蹭蹭地往上长。

    高长松这猪仔养得越来越多,开始是因为他要做东坡肉,眼下已经往他地贩卖了。

    他这的猪没有腥臊味,长得又肥,此外,眼下散养猪一般要一年才能宰,而自家喂养的也要八个月左右,高长松按照现代的饲料谱科学喂养,五六个月就能出圈,产量也高,自然就卖得动。

    世人都道薄利多销,可在高长松看来,若非乘上时代的浪潮,这在古代是不可复制的,古代的大商人靠的是巧思,以及垄断。

    什么是垄断?可以是人际上的垄断,可以是商道的垄断,也可以是技术的垄断,譬如益州,倾销丝绸的路子被几大家牢牢掌控着,冲着他们的名声,谁人敢去跟小散户做买卖?

    高长松没后台,靠不了这些,于是他以技术取胜,站在巨人肩膀上不可复制的技术,这才是他盈利的关键。

    买酒水如是,养猪毅然。

    冬天为保温,猪仔养殖密度比夏季高40%,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注意猪圈内的干燥程度与卫生。猪八戒也是个细致人,高长松怎么交代,他就怎么做,竟弄得一丝不苟,都没有几头猪患病。

    黄鼠狼精等略为诧异,在猪八戒来之前,他们并村内长短工一起行过养猪之事,这些人毛手毛脚,又没个经验,猪仔的折损率自然不低。

    天气温暖时尚且如此,想来入冬后会更艰难,哪想得猪八戒将这活干得如此之好。

    老虎精、狐狸精还有聪明的黄鼠狼精一同讨论,前两者老实,甚至有些沉默寡言,黄鼠狼精摇头晃脑道:“果真,万事都在十二郎的算计之中。”

    在叶澜跟何仙姑等人来高老庄后,感受到他们修为之高深莫测后,黄鼠狼精彻底迪化,成为了高长松吹。

    高长松:?

    黄鼠狼精又道:“到底是猪妖,就是明白猪仔们的诉求,这不照顾得好好的?比我们这些不通语言的强多了。”

    其实,老虎精跟狐狸精觉得,那毕竟是猪八戒,一口一个猪妖,要是给听去了,还是要给他收拾,可他们又不怎么敢打断黄鼠狼精的话,于是都保持沉默。

    他对牛弹琴似的吹了一会儿牛,终于舒畅了,于是拍拍屁股又去做事,老虎精跟狐狸精也跟着。

    他们都是一条流水线上的,有的负责搬猪食与其他饲料,有的负责宰猪,还有负责熬猪油的。

    不知不觉间,除了独立织毛衣的兔子精外,收拢来的那些喽啰竟然组成了一支杀猪小分队,从猪仔的生到死一条龙包圆了。

    黄鼠狼精认为这是高长松有意的警告,为的是让猪八戒安分守己,可天地良心,高长松压根没想那么多,只不过巧合罢了。

    各流程都重要,可最近最让高长松看重的其实是熬油脂一事,眼下养猪场给他建起来,这就难免整出些穿越前辈都要做的产品了。

    ……

    元宵节过后,高老庄又缓慢地转动起来,想收回懒散的筋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高长松为人勤勉,看他忙得像陀螺,下面的人也不好意思放羊,很快便走上正轨。

    叶澜终于能跟他好好谈生意了。

    她本意就是来买酒的,价格看高长松出,能带多少走就带多少走。

    这是他们凌霄派集体的生意,钱是集资出的,至于带酒回东胜神洲要用的储物空间——不好意思,翻遍凌霄派都找不到那么大的,这储物空间可精贵,一个立方米大的就价值万千,他们最后这空间是租来的,剑修给人家当打手、当保镖,以换了这玩意。

    说实在的,在白酒流入东胜神洲后,也不是没有妖怪发现商机,其中就有狐族。

    狐族出美人,也出奸商,他们一开始还没调查到高长松头上,因无同高长松相熟的人,待他们知道那酒水是谁做出来的,指不定也得杀到乌斯藏。

    剑修们一概认为,要抢占先机。

    说是在商言商,可当叶澜提出想要做这笔生意时,高长松立刻就答应了。

    他说:“倘若你们能派人来乌斯藏买,我又有什么不答应的。”又不是要他运到东胜神洲!

    人家主动上门,他除了制造外都不要出成本价,当第一手的商人,谁不高兴?

    往深层了说,还能借此跟东胜神洲的剑修加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