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学神十三岁在线阅读 - 学神十三岁 第153节

学神十三岁 第153节

    “疲劳驾驶不好,你在普林斯顿住一晚,明早再走。你都请假了,也不在乎这半天吧?”

    他从善如?流,“也好。等你会议结束,我再开车过来接你,我们一起去纽约玩几天。”

    既然来了美国,一定要去大苹果玩玩。

    康妙玟瞥他一眼:哼,这家伙就是整天想跟她在一起,没想到他居然是个恋爱脑!黏黏糊糊的,好烦啊。

    她不由得抬手?摸了摸嘴唇。

    他体贴的问:“渴了吗?等下遇到小店就去买水。刚才在机场忘了买水。”

    笨蛋!不是渴了!

    算了,懒得说了。

    *

    从纽约到普林斯顿说是1个多小时,但还是开了将?近2个小时才到。到了普林斯顿已经天黑,先去了会议安排好的酒店入住。

    坐了8个多小时飞机,又?开了2个小时汽车,实在也是很累了,进?了房间便洗洗睡了。

    第二天早上,詹妮弗·康奈尔教授来了。

    “亲爱的康,你终于?来了!”康奈尔欣喜的拥抱她。

    “你好,詹妮弗。”

    康奈尔笑眯眯的,“今天还有时间,我先带你参观一下大学。”

    “好的,我对普林斯顿也是久仰大名,早就想来看看了。”

    刚出房间,罗克狄来了。

    “妙玟,吃早饭去。”

    “克劳斯,这位是詹妮弗·康奈尔,普林斯顿数学系的教授。詹妮弗,这位是克劳斯·罗,他现在就读哈佛大学。”

    “你好,康奈尔教授。”

    康奈尔心里?有数了:啊,年轻真?好!

    *

    普林斯顿校园很大,可以?说小城完全围绕大学服务,也是没有明确的围墙,宿舍楼和?教学楼分布在小城上。城里?人口?2万多人,不算学生。

    这么小的城市也没什么看头,也就教学楼和?宿舍楼可以?看看了。美国大学的宿舍楼都少有那种方方正正的学生宿舍,特别是比较古老的学校,宿舍楼都各有特色。教学楼多是哥特式建筑,看上去又?威严又?阴森,

    数学系人不多,普林斯顿是研究型大学,每年本科生招生人数在1200人左右,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欧美大学一般发放实际录取人数的120%的录取通知书,是因为有不少学生同时申请若干大学,不是每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都会来学校报到。

    硕博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也在1200左右,基本都是硕博连读,报到率远超本科生,录取率大概是10%,录取率也比只有3%-4%之间的本科录取率高,大概是能申请研究生的学生目标都已经很明确,所以?少有去别家的。

    这样普林斯顿一年总招生人数在2400人左右,硕博连读一般是5年,本科一般是4年,全校光是学生便超过1万人。

    也算是一家体量很大的大学了。

    吃过早餐、参观了普林斯顿,罗克狄很知趣的告辞,午餐都没有留下来吃,很快开车走了。

    *

    康奈尔对于?康妙玟的个人事务没有什么好说的,相信她能处理好学习与生活、恋爱。美国社会的主?旋律也是家庭和?睦,婚姻幸福,所谓“人生赢家”不外如?是。

    她邀请康妙玟来参加美国的数学家会议当然还是想说服她到普林斯顿读博,但得知高师已经先下手?敲定了中国天才的博士学习计划,不由得十分惋惜,“太可惜了,康,你应该到美国来、到普林斯顿来,美国有着最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足够开放的研究环境。而且你来的话,会给你最高的奖学金,还会给你开一个办公室。”

    康妙玟理解办公室就像其他专业的实验室了,会拨资金的那种。

    “我很心动,我也确实想过到美国来,也许是进?修,也许是……工作。”

    康奈尔教授马上跟上,“那么也可以?谈谈工作。你需要几年才会毕业?应该不需要3年吧?”

    “我还在读理论?物理的学位。”

    “没问题,同样可以?在普林斯顿就读。”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嘛!

    “我还没有想好,普林斯顿的物理应该也很不错,我会考虑……到普林斯顿来读物理的学位。”

    这倒是她之前?没有想过的一步。她可以?在高师学完数学,拿巴黎第六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然后到普林斯顿来学习物理,美国的理论?物理也很强。

    普林斯顿的物理系世界排名也非常高,在不同的大学排行榜中,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和?物理都在前?三,特别是理论?物理专业和?天体物理专业,常年雄霸榜一,也就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可以?与之一拼了。

    或者去加州理工?加州理工在洛杉矶,是个花花世界。

    普林斯顿地处小城市,学习环境是真?的很好,严重缺乏大城市的诱惑。

    康奈尔教授已经兴致勃勃的为她规划了,“太好了!如?果你真?的不愿意离开巴黎高师,那么物理专业到普林斯顿来读吧。很多数学名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可以?。你完全可以?做到!”

    说的是呢!

    那么她的学习计划便可以?暂时放下物理,专注数学进?度,论?文题目已经有了,两年时间拿下博士不是梦。再用两年时间拿下物理博士学位,很好!

    *

    对于?将?来的职业康妙玟也早已经有了觉悟,进?大学当老师,起步是讲师或副教授,过几年升到教授。需要考虑的是去哪家大学的问题。

    博士基本不会有什么校招了,一般就是大学派人来跟你谈意向、给出条件,高师的数学系博士不用发愁工作,以?她如?今的名气来说,会有许多大学争先恐后给她各种优惠条件。

    她今年才转成?博士研究生,想要毕业还有至少2年,不急不急。

    普林斯顿的美国数学家会议为期7天,从周五到下周四,因为是两年一届的全美范围数学家会议,又?因为美国搞数学的人才实在是超级多,会议行程安排的密密麻麻。

    跟icm类似,也是有各种报告和?研讨会,数学专业有20多个,那就至少是20多个小组研讨会,康妙玟以?特邀嘉宾的身份有50分钟的报告时间。

    特邀嘉宾不多,一天一名嘉宾报告会,康妙玟以?18岁10个月的年龄刷新了美国数学家会议的最低年龄。

    她的报告主?题为《周氏猜测的实际运用》,周六上午在普林斯顿的大礼堂举行,旁听报告的数学家与普林斯顿的数学系学生挤满了大礼堂,人人都想来看18岁的中国年轻数学家。

    她穿着白衬衫、印花筒裙,靓丽又?不失端庄,在礼堂的主?席台上侃侃而谈。她身后是一块白屏幕,投影仪将?一些数据和?算式打?在屏幕上。她简洁明了的讲解了如?何运用周氏猜测寻找下一个梅森素数的过程,她在法?国的同事正在用法?国的超级计算机计算、寻找第34个梅森素数。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你要不要这样?你怎么可以?偷偷的寻找下一个梅森素数呢?!

    其实大家都在寻找新的梅森素数,但并不那么容易,使用手?动计算已经不可能,从第23个梅森素数开始,就必须使用超级计算机来计算了。

    编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计算机时代也只是把梅森素数从22个增加到了33个。

    如?今,来自中国的年轻数学家宣布她即将?找到第34个。

    为了增加戏剧性,康妙玟提前?让人安排了一支电话。她做了个手?势,一旁有人拿了一支移动电话上台。

    康妙玟拨通巴黎高师的电话,玛丽莲的声音响起:找到了!超算已经计算出第34个梅森素数!

    结果发布在一个专门的网页上,名字就叫“第34个梅森素数”。

    现场摄像机立即将?镜头切换到一旁的计算机屏幕上,屏幕上正在显示“第34个梅森素数”的页面?。

    台下有短暂的沉默,似乎人人都在弄清楚此事是不是真?的。

    一些学生模样的人立即离开大礼堂。

    几分钟后,有人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大喊着:

    “她找到了!”

    “她做到了!”

    “她成?功了!”

    *

    这次数学家会议无疑成?了中国数学家的舞台,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以?另一位中国数学家的理论?作为指导,成?功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

    在美国人看来,很遗憾这项荣誉不是我们美国人做到的,但我们还是由衷祝贺!

    而康妙玟就读的法?国巴黎高师怒刷了一波存在感,法?国媒体欣喜若狂:我们做到了!她做到了!

    这则消息从美国迅速传回欧洲,也从法?国传遍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国媒体虽然不明白他们外国媒体为什么这么激动,但好消息就是好消息,也毫不犹豫的进?行了大范围的转载:是我们中国的年轻数学家做出的成?果!

    中国媒体也纷纷将?之前?几乎默默无闻的“周氏猜测”与“第34个梅森素数”结合起来报道,大放卫星,称周海中居功甚伟,而成?功找到第34个梅森素数的康妙玟现在还不到19岁,前?途不可限量,数学界的闪亮新星就是她!

    媒体翻来覆去的再次狂吹了一波彩虹屁,满满的全都是骄傲:

    《中国年轻数学家康妙玟寻找到最新的梅森素数!》

    《在数学的海洋中寻找宝藏,我国年轻数学家康妙玟的求知之旅》

    《下一个陈景润,还是下一个华罗庚?拭目以?待,康妙玟的成?长震惊世界!》

    *

    奚绣蓝这几天简直乐开了花!

    媒体采访都不算个事了,就为了找到这个什么数,区领导、市领导、省领导都或亲自或派人上门亲切慰问,送了一大堆礼物。钱暂时没有,但表扬的话说了一大堆,称赞他俩为国家养育了一个好孩子!一个卓越的人才!

    科大的教授们以?及学校领导也都非常欣慰:是我们教出来的人才!出国深造这一步没走错,非常适合她,她到了法?国也一样的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实在是妙呀!

    记者当然也追着做了深度采访,跑到庐州理工附中采访了当年教过康妙玟的诸位老师。小学老师都说当初真?没看出她是个天才,她小学成?绩马马虎虎,既不特别出色,也没有特别落后,就是中等水平吧,也许因为小学的课程不难,她没有将?心思放在考试上。

    学习态度当然还是不错的,很乖巧,是个可爱的女孩,但不是个出色的女孩。

    上了初中后一跃成?为尖子生,反而令小学老师有点惊讶呢。

    初中和?高中的老师们则都是说她十分聪明,从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便脱颖而出,跳级两次,参加奥数竞赛也非常的出色,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学生,他们以?曾经是她的老师而感到骄傲。

    这几年庐州理工附中的生源质量也逐年稳步上升,初中高中都开设了竞赛班,正式名称叫“理科实验班”,一个班40人,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的竞赛生,铁老师是高中部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和?数学教研室的主?任,狠抓数学竞赛,这几年每年都有学生获得省奖和?国奖,已经是全市很有名的金牌竞赛老师。

    第186章 科学与艺术晨星奖 ,老板又掏钱了

    总之老师们都很是与有荣焉, 觉得曾经教过康妙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

    庐州市教育局很有想法,马上开展了?几次教?学会议,讨论“康妙玟模式”, 问老师们是否可以考虑将一些学有余力的尖子生或偏科生单科跳级, 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全都拉到一个水平。几个升学率排名靠前的学校也都有这个想法, 事实证明?应该对单科有优势的学生适当的提高学习难度, 而不是将他们拉低到跟其他人一样的水平,康妙玟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她初中单科跳级到高中旁听、高中到大学数学课旁听, 效果很好?,当然她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很好?,其他科目也?没有落下, 这个典型是值得学习、仿效的。

    于是初步决定在几所中学进行试点, 任课老师要注意有没有单科特别突出的学生, 汇报到各校教?务处, 由教?务处进行单独测试,以决定学生是否具有单科跳级的实力。

    教?育局其实不是太愿意搞这种单科跳级, 麻烦,但一旦成功了?, 社会效应又非常惊人。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嘛!

    单科跳级跟学科知识竞赛又不太一样,搞竞赛是超纲难题,单科跳级仍然是应试教?育,只是提前学习。

    *

    回?到巴黎, 康妙玟发现自己再次身?陷各国媒体的包围中,欧洲媒体追捧热点,尤其是康妙玟在美国的数学会议上宣布消息, 让他们再次意识到如今的美国才是世?界霸主。欧洲对美国的态度是羡慕又有点倨傲,美国的强大和富足有目共睹, 但美国又是一个移民?国家,是那些在欧洲“混不下去”的人投奔的新国家,欧洲国家便始终有那种“宗主国”的思想。

    因此欧洲媒体目前的态度便有点拧巴,对美国的一切都很关注,同时又暗搓搓的希望美国能“跌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