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 历史小说 - 一品寒士在线阅读 - 第八百一十七章 担心

第八百一十七章 担心

    当兵就得打仗,谁能保证自己不受伤不那啥?

    看看,眼前的村长杜川,不就被回鹘人射瞎一只左眼么?

    多悬呐!

    两个哥哥时不时有饷银寄回家。

    老刘家也盖起了围墙、大瓦房,还养了三十多头羊。

    指望几亩田,实在不现实。

    刘老疙不确定地问道。

    “川,你可别骗叔!”

    “这才六月份,羊还没上膘呢,咋会涨价?”

    一般买牲畜,都赶到秋后或者年关。

    即便那会儿价格未必赶得上夏天,但重量却上去了。

    杜川跟老刘家关系不错。

    他这人耿直,乐于助人。

    刘老大当了铁锋军的排长,前途无限啊!

    这年头,打仗的机会多得是。

    杜川当年就跟铁锋军在兰州城外打过回鹘人。

    铁锋军有多厉害,他还不知道?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杜川后来在攻打金昌的时候,受了重伤,也是铁城的特效药和急救术治好的。

    换了以往,射穿左眼,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回来当了村长,杜川一直留意铁锋军的消息。

    他也对老刘家很是照顾。

    “叔,告诉您个秘密!”

    “别看您家羊子没上膘,可市面上囫囵个儿都能卖到二十五文钱一斤了。”

    “那可是连骨头带屎粑粑。”

    “您要是等到年关,可不成,额觉得,可能羊价……要大跌!”

    刘老疙大吃一惊,脸都变了。

    “川……阿不村长……这咋回事儿?”

    杜川左右看看,凑近了些,神神秘秘地道。

    “你家也是军属,明白保密条例吧?”

    刘老疙连连点头。

    “老大早就交代过了,不要乱说话!”

    “呃也不是乱嚼舌根子的人呐!”

    杜川拉着刘老疙蹲在山坡上,望着远处吃草的山羊笑道。

    “叔,您说人家沈大都督本就有上百万的大军,还从没打过败战。”

    “为何非要整编五十万西军呢?”

    “您看哈,减免徭役,查处各种贪官,还得白养那么多人。”

    “这不是给自个儿,找不自在么?”

    刘老疙也觉得奇怪。

    他家老大的月饷都有六两银子。

    老二比较笨,进入部队也晚些,现在还是个大头兵,每月也有一两五。

    算一算,整编五十万西军,一年得多花多少冤枉钱呐?

    “可,大都督……到底图个啥呢?”

    杜川凑得更近了些。

    “听说辽国的南征大军,正在打额们的江南一带。”

    “大都督鞭长莫及,干不着!”

    “但是,辽国本土跟额们就隔着一条江呢!”

    “铁锋水军还那么厉害!”

    “嘿嘿!”

    刘老疙老实巴交不假,但并不代表他笨。

    两个儿子都在军中呢,平常他能不多想想么?

    “嘶?”

    “你是说,大都督要发兵打辽国本土,那叫北……北……”

    杜川重重点头。

    “北伐!”

    “一百多万大军呐,最鼎盛时期的大周朝,都未必养得起。”

    “额们大都督才三个路的地盘。”

    “不往外打,不去抢,怎么行?”

    “反正鞑子已经抢了咱们好多地方了。”

    刘老疙重重地一拍大腿。

    “日娘,就该抢回来!”

    “原来……是为了北伐咧……”

    转眼间,老头有发愁了。

    “老大老二……”

    杜川拍拍老头的后背。

    “叔,你担心个啥?”

    “刘勇,刘敢他们现在的装备,听说比额们那会儿还好!”

    “大都督从不打无准备之战。”

    “而且,铁锋军提倡以最小的代价,去争取最大的胜利。”

    “他们的伤亡率,比西军当初要少好多好多咧!”

    “你明白秋冬季,羊价可能大跌的原因了吧?”

    “好了,额走了,记得保密!”

    傍晚时分,刘老疙心事重重的回了家。

    老三刘毅打小就机灵,赶紧帮着把三十几头羊撵回圈里。

    “爹,娘今儿炖了腌鱼,老香了。”

    “您皱着眉头干啥咧?”

    “要不?额去村头给您打一斤地瓜烧?”

    老刘家日子好过了,也不会改变节俭的习惯。

    刘老疙连连摇手。

    “又不是逢年过节,打啥酒啊?”

    “走,桌上说。”

    家里三亩薄田,一半儿种粮,一半儿倒是种满了蔬菜。

    反正,市面上的粮价也稳定,不算贵。

    桌子上摆着一小盆豆角炖鱼,一大盆蒸红薯,再就是十个白面馍馍。

    这样的生活标准,以往,最有钱的村头唐和尚家都未必顿顿吃得起。

    老唐并没出家,只不过天生秃头,才被人叫做和尚。

    刘毅他娘搓着手坐下。

    “哎哎,他爹,出啥事儿了?”

    刘老疙犹豫半天,反复叮嘱不能出去乱嚼舌头。

    再把他和杜川说的话,重新讲了一遍。

    当娘的哪里还顾得上羊价跌不跌的事?

    反倒是两个娃的安全,才是她最牵挂的。

    “要打仗了?这……如何是好?”

    刘毅敲敲筷子,表情很是无奈。

    “您们呐,关心则乱!”

    “铁锋军一百好几十万部队,怎么可能都派出去?”

    “大哥在第九军集团军直属师,老二却被分到河东的新一军去了。”

    “大都督不得留下看家部队啊!”

    “老大、老二想打仗都想疯了。”

    “打仗就意味着战场缴获,有奖金、还有军功,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搞不好,明年,他们就能在延长县城买院子了。”

    “爹,娘,铁锋军的伤亡很小的。”

    “老大老二他们,比辽鞑子厉害多了。”

    “别瞎操心!”

    “八字还没一撇呢!”

    老三这么一开导。

    老人心里也盘算开了。

    那就是说,上阵的比例一半一半了?

    自家两个儿子,分属不同的部队。

    同时上战场的可能性,又降低了好多。

    杜川也不止一次夸赞铁锋军的特效药和急救术了。

    他中的那一箭,差点连眼窝子都射穿了。

    现在不还是活蹦乱跳的?

    按照小杜村长的估计。

    西军伤亡一千人。

    铁锋军恐怕两百人都不到。

    阵亡的可能更少。

    说实话,坐在家里再担心又有何用?

    娃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前程。

    身在军中,又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该打就得去打。

    要不然,对不起大都督开那么高的卖命钱!鹿鸣野的一品寒士